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是由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学校坐落于山东省会济南市,拥有主校区(章丘)、北校区(商河)两个校区,在校生2.3万余人,校舍建筑面积近74万平方米,下设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商学院、数字财金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教学部。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工科、融合性、职业型”办学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凸显工科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职业技术大学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百强职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5A社会组织”等称号。校长吴梦军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政协系统首届“最美政协人”等称号。根据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发布的2023年ABC中国职业本科大学排名,学校位列全国第13名,其中在全国民办职业本科大学中位列第3名。

专业建设: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学校围绕制造强国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聚焦山东“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主动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先后开设了29个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打造了新基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等4大新工科专业群和数字财商服务新商科专业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65亿余元。现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先后获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程等30余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2022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8个,其中重点项目6项;2023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6个,其中重点项目5项,重点项目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职业院校首位。

师资队伍:坚持一流导向 构建发展第一资源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梯度科学、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达13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82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73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近五年累计不低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756人。多渠道多形式聘请高层次人才,先后培育及引进博士100余人。本科专业全部由省级教学名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先后建成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省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7支、省级教学团队5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30余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技能名师、首席技师等称号,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教融合:聚焦人才培养 打造技能服务高地

  学校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平台,对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努力扩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性和互融度,与行业知名企业和头部企业开展合作,撬动企业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先后共建了鼎利通讯学院、华为ICT学院、甲骨文云学院、歌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创智能金融学院、山东高速路桥产业学院、京东数字商务学院等产业学院,与中国重汽、海尔、海信等30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0余门、共同开发教材30余本、联合授课50余门,企业先后派遣400余名高级工程师来校兼职上课,课时数达上万学时,校企合作实现了由浅层次的“实习就业”到深度合作、协同育人转变。两个项目入选省教育厅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两个项目入选省教育厅第二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2023年,学校牵头成立了济南市数字电商与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科学研究:厚植科研底色 激发科创卓越动能

  学校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现已建成10余个省级平台或技术研发中心。依托4大新工科专业群,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新型建筑工业化、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服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时空物联云应用”等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启动实施“大学生科研攻关专项计划”,划拨200万专项经费,设立100个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省市教学与科研立项3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内的授权专利18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近3年年均1000万元以上。根据《高职发展智库》公布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统计排名情况,2023年全国共有38所高职院校获5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与其他高校并列全国第六名。

招生就业:深化能力本位 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推行招生、培养与就业工作三位一体有效对接,主动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近三年撤销专业11个,本科专业连续四年均一次性录满,录取分数逐年提高。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校长、书记带队开展访企拓岗,出台高质量就业奖励办法,设专项奖励经费,大力实施“订单培养”,开设了青岛海信、柳州五菱、甲骨文、百度等十几个订单班;联合50余家企业在校内设立企业奖学金,覆盖学生总数20%以上,资助金额近500万元;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中有143名考取研究生,49名考取国家公务员,研究生考试国家线通过率达13.4%,增强了办学吸引力和社会美誉度。

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校党委聚焦党建引领,重视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系统推进职业本科建设,着力打造了“1+3+N”党建工作体系,“1”即聚焦“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一个目标;“3”即推进“思想铸魂育人、师德强基固本、党组织标准化”三大工程;“N”即以党建结对为抓手,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N个方面深度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先后荣获“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马院思政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办学事迹、育人成效、职业本科探索经验等先后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学校根植于齐鲁文化沃土,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奋力开创职业本科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贡献职教力量。